【2021遴选三农知识】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4)
四
“写小说,其实是在说故事、讲案例,我想把这部小说作为学习质量管理的教材。”作者刘天峰如是说。
他近20年从事质量工作,目前任北京市质量监督检验培训中心主任,是北京社会企业质量协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质量提升总裁班客座教授。同时,还担任北京、天津、重庆、山东、河南、浙江、江苏等多个省市质量奖评审组组长。
作者多次参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高质量发展相关课题,具有扎实丰厚的理论功底,发表过《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主要因素分析》《实施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质量是企业的经营核心》《产业政策引领高质量发展》《关于质量奖励制度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等一批理论文章。
作者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作为质量领域的培训教师,这些年走访过300余家优秀企业,先后为国内外近百家知名企业提供质量服务工作,对企业经营、质量管理做过详细梳理,掌握了大量翔实资料,为小说中的各个故事原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因为质量工作相关活动,笔者曾与作者多次接触。有一年秋天,共赴山东聊城调研和讲课,孔繁森纪念馆内,大运河畔,光岳楼下,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生活中的刘天峰,温和、质朴、谦逊,处处为人着想。他的笔名、网名,叫清清河水,确实很清澈、很透明、很纯美。小说70万言中,情感纯洁,文字纯净,居然没有一处色情的表达与性感的描写,更谈不上渲染。
但作者不乏过人的想象力。在描绘红日集团年会活动时,有关人员去地窖取茅台之奢华,年会上抽奖数额之巨大,颠覆人们的想象。“一号白酒”区,红酒区,20年茅台,10年茅台……茅台现象是奇葩,茅台是生产力、战斗力、凝聚力。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刘天峰认为,中国质量的进步有目共睹,质量支撑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质量问题不可低估。他归纳微观质量存在的不足,一是产品的可靠性不高,虽然在功能上接近国际先进品牌,但故障率较高。二是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很多企业都有瓶颈产品,在一些关键的领域受制于国外。三是产品难以满足顾客的深层次诉求,比如像马桶盖、小家电等日常用品,很多人首选日本品牌。这些质量低下的现象,不仅给国内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还导致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影响了国家竞争力。
关于写这部小说的动力,作者归纳出几条:一是提升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质量与所有人息息相关。二是能够给质量政策加把劲,推动质量政策的落实。三是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平时事务繁忙,很难拿出大段时间去研读枯涩的质量理论。那么,如果能够在闲暇之余拿起一本小说,一边轻松阅读故事,一边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管理知识,强化质量意识,校准管理思想,应当是一件快事。
阅读小说之际,因工作关系,筹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专家咨询会,邀请诸多领导、院士论质量。从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到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再到目前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25年磨一剑,中国质量走过了一条由低到高、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建设质量强国,建成质量强国,宏观质量、中观质量、微观质量都要强,国家质量、区域质量、行业质量都要强,质量核心技术、质量文化建设、质量基础设施都要强。我们的参照物是世界质量强国,我们的坐标是时代大势与全球视野,要有一大批质量大师、一大批质量专家、一大批追求质量的企业家和工匠。我们亟待在全社会培育浓厚的质量文化,质量文化能够引领和提升全民族的质量素质。
因此,我们乐见《首席质量官》的问世,乐见更多探索质量工作、建设质量文化、助推质量强国的大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