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1遴选议论文写作】推动算法技术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1)

未知 | 2021-10-09 14:22

收藏

文章页

  【2021遴选议论文写作】推动算法技术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1)

  近日,九部委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三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治理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完善、算法生态规范的算法安全综合治理格局。意见要求,防范算法滥用风险,维护网络空间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防止利用算法干扰社会舆论、打压竞争对手、侵害网民权益等行为,防范算法滥用带来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这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新科技影响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大数据为基础、以算法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算法技术已逐渐嵌入我国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成为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和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支撑。算法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从主体结构、理念、方式等方面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变革。

  重视事前及事后的技术应对。为减少科学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应积极倡导科技向善。因此,在技术层面,应从事前、事后两个维度对算法伦理风险进行规约:事前应该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价值敏感设计以预防算法歧视;事后应以科技向善的价值维度对算法决策进行监督审计。在技术设计之初,应当考虑诸如福利、所有权和财产、隐私、普遍可用性、公平、自主性、信任、知情同意、责任以及环境可持续性等人类价值。另外,数据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算法的好坏,要确保输入数据满足公平属性,以防产生歧视。事后亦即算法技术应用阶段,对算法决策进行监督审计。还需要监督审计应用阶段的算法。一方面,技术人员应以科技向善的导向设计出相对应的审计设计,如代码审计、非侵入式用户审计、抓取式审计等。另一方面,政府机构、科技公司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对算法决策进行监督审计。算法监督机制应以风险防范为基本原则,重视内容审查,明确算法设计者和使用者各自需要承担的技术责任和平台责任。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