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案例分析】新时代在党的百年奋斗中的历史地位(3)
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民族复兴”从来都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党的初心”这一重要范畴,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选总书记后第一次同中外媒体见面时,他鲜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他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号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这一切的一切,始终贯穿着一个崇高的目的:一切为了人民幸福。我们在新时代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我们知道,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建立在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了科学阐释:一是“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二是“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需要指出的是,这两点依据,一是强调“美好生活”的内涵,既包括了更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又包括了非物质文化生活诸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发展要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二是强调“美好生活”的外延,在区域上是覆盖全国各个地方的,在人群上是覆盖全体人民的,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共同富裕”。这种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因此,新时代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制约因素、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