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案例分析】推进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2)
推进重点突破。“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作出部署,强调要“从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政策统筹,实现重点突破”。这进一步明确了新征程上推动东北振兴的战略重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部署,需要把推动东北振兴与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紧密结合,明确东北地区在这五个方面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推动并强化相关支持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比如,一些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和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重点装备制造事关我国产业安全,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推动自主研发体系建设、产业链和供应链完善,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效率,促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国有企业活力仍然不足,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科技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偏资源型、传统型、重化工型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变化,新兴产业发展偏慢;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结构单一地区(城市)转型面临较多困难,社会保障和民生压力较大;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好东北全面振兴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的互动衔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结构调整、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培育形成城市群。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主轴,做好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培育形成东北地区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支持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地打造国内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对相关城市在城市建设、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支持沈阳市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完善创新政策和人才政策,打破制约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在沈阳—大连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区布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水平推进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建设大连金普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努力打造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体制的先行区;等等。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需要这四个城市肩负起更加重大的职能和责任,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对人才、科技、资金等优质资源的吸纳能力;完善现代化功能性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城市在航运、物流、贸易、金融、信息、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增强它们在东北亚地区的竞争力和辐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