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议论文写作】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新境界(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其实早在2021年3月他在福建武夷山市考察时就表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为何在此基础上又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两个结合”,灵肉同躯、一体两面,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无法剥离的实存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前沿,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对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的新认识、在理论高度的新总结,代表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境界,也为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新方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宝库的新内容。
“两个结合”,既有内在联系,又各有侧重。所谓内在联系,是指中国的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灵肉同躯、一体两面,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无法剥离的实存。各有侧重在于,前者强调的是存在论,是具象化的环境、条件、事物,后者强调的是认识论,是精神性的理念、原则、方法。
中国的具体实际固然有感官触及的森罗万象,但同时也有深沉心底的精神力量。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辩证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然包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只有密切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具体实际。
“两个结合”,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同鲜活的中国具体实际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联系,把工业革命以后诞生的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与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连贯的智慧宝藏紧密联结。“两个结合”的过程,实际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民族复兴的百年奋斗史上,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同频共振、同步共进的过程: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得到了新发展、注入了新内涵;另一方面,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普遍适应性。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不是一厢情愿的空洞口号,而是凭恃博大精深灿若星河的文明硕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辉煌成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落后和沉沦一度使有些人对民族丧失了自信,对文化没有了信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单体现在经济繁荣、政治影响、军事力量,还理应体现在文化复兴。事实雄辩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者和发展者,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中华民族不仅能够学习和发展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善于学习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人类一切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我们有必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层面,深刻领会“两个结合”新论断的丰富思想内涵、深邃精神意蕴、重大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