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1遴选政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7)

未知 | 2021-12-10 15:07

收藏

文章页

  2021遴选政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7)

  其四,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党中央着眼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和决策部署,对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变革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等稳居世界前列。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增长的包容性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明显。我国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为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从主要依靠投资推动转为消费和投资一起推动,从出口大国转为出口和进口并重的大国,我国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活力韧性、对全球经济发展影响力,都迈上了新台阶。

  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还是人类文明新形态,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结晶,都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和显著优势中找到根源和根据。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形式,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现代化道路上的探索成果,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准则。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支撑下生长起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领域全方位建设实践中巩固完善的。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述,体现着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方向目标,蕴含着和平发展、包容互鉴的理念追求。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日臻完善,正在筑基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新形态,代表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达至的新境界、呈现的新气象。这个新形态,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文明形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使现代化系统得以统筹协调,促使各个领域的文明建设相互促进,每个领域的文明建设都为其他领域的文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又都以其他领域的文明建设为条件。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统筹发展和安全,等等,都是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显著特色和优势。

  兼收并蓄和开放包容的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现代化代表着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其趋势和方向不可逆转。西方发达国家用了近300年时间,让10亿左右人口进入现代化,走出了现代化的西方道路。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西方模式似乎成为了现代化的唯一模式。但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实践证明,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可以选择,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走自己的路,实现跨越式发展、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因此,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共存关系。我们并不排斥西方现代化,而是学习借鉴了西方现代化的有益经验,吸取了教训。在现代性或现代价值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