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1遴选政策理论】破除束缚人才的“紧箍咒”(1)

未知 | 2021-12-23 14:28

收藏

文章页

  【2021遴选政策理论】破除束缚人才的“紧箍咒”(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为打破人才匮乏的瓶颈,位处西部内陆地区的张掖坚持硬件不足软件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在授权、松绑、搞活上下功夫,坚决破除束缚人才的“紧箍咒”、畅通人才流动的“中梗阻”,激励专家人才下沉到乡村一线,以人才“放管服”跑出振兴“加速度”。

  授权重在激发活力。一段时间以来,对人才统得过死、管得过多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部门和单位习惯于用管干部的思维管人才,出台政策着眼于管,捆住了人才的手脚,制约了人才活力的释放。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行政部门应该下放的权力都要下放,用人单位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情都应该由用人单位自己决定;另一方面,要让用人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这几年,张掖市深入开展人才政策“大梳理大落实”,制定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等制度性文件,在全省率先下放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职称评审、公开招聘、岗位设置、限额外聘用等权限,在人才引进上实行承诺制和备案制,选什么样的人、怎么来选由用人单位说了算;在人才评价上分行业设立标准、分岗位具体分析、分种类进行评定,避免“评人的不用人、用人的不评人”,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

  松绑直指人才痛点。长期以来,人才评价存在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问题,导致一些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写论文、评职称,而不是搞研究、出成果上,科研与产业所需、群众所盼严重脱节,成为一大痛点。“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对痛点必须出狠招、下猛药,从制度机制层面去解决。张掖立足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的实际,深化农业推广机构、科研院所“放管服”改革,以市政府令颁发鼓励农业科技人才从事农业产业开发服务的办法,允许科技人员在科研院所与种子企业之间自由流动,打破身份、学历、职称、学科、课题组等界限,赋予科技资源配置、科研方向选题、经费使用、成员组建、成果排名、收入分配等方面自主决定权,61%的科研人员实现了“双向兼职”,收到了良好效果,被评为全国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典型案例。引入科技人才项目竞争机制,出台揭榜挂帅制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和《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重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项目试点工作,着力解决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