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遴选政策理论】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专业能力(2)
树立系统思维、坚持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做好经济工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努力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做工作大方向要正确,重点要明确,战略要得当,同时要把控好细节,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防止因为‘细节中的魔鬼’损害大局。”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形势、新需要,立足整体、着眼长远,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使各项政策和举措符合客观规律、满足群众需求。
全面落实宏观政策、微观政策、结构政策等各方面政策,积极推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联动,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兜住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努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变化。领导干部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步伐。要加强经济学知识、科技知识学习,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达峰碳中和等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更好地发现变局中的规律、现象后的本质,更好地领会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的精神实质,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贯彻新思路、应对新挑战、引领新变革。加强学习,才能担负好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制定实施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