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遴选议论文写作】在把握历史主动中奋发有为(1)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始终以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伟大新征程上锐意拼搏、昂扬奋进。
秉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息、赓续繁荣的重要基因,也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把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忧患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当前,我们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机遇期,但“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前进道路不可能艳阳高照、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就、承平日久,共产党人越要铭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规律,始终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要深刻认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性、尖锐性和严峻性,始终做到谦虚谨慎、居安思危、知危图安。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既有抵御“黑天鹅”的充分准备,又有防范“灰犀牛”的把控能力,时刻把握工作主动权,奋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