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2遴选三农知识】老百姓菜篮子的守护者(2)

未知 | 2022-03-03 14:12

收藏

文章页

  【2022遴选三农知识】老百姓菜篮子的守护者(2)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方智远和团队成员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京丰一号”,结束了甘蓝品种长期从国外引进的被动局面。这些优质甘蓝新品种,能和进口种子相媲美,在数量上满足了我国的生产需要,也为国家节省了外汇开支,实现了把“洋白菜”变成中国造。

  57年如一日,只为做好一件事

  收获了第一个甘蓝杂交种后,方智远率课题组又陆续育出适于春秋两季种植的“报春”“庆丰”“晚丰”等6个早中晚期配套的优良品种,解决了甘蓝品种单一、收获过于集中的问题,使甘蓝在我国市场上可以四季常见。研究成果1985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有了前期的铺垫与努力,方智远在甘蓝育种领域又开始迎接新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他把提高品质、抗病、抗逆作为新研究目标来攻克,培育出的第二代春早熟甘蓝新品种“中甘11”、第三代春早熟甘蓝新品种“8398”,不仅产量高、抗病性强,而且口感佳。两代品种先后在1991年、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除了培育甘蓝新品种,方智远和团队还在育种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由于自交不亲和系的育种方式存在人工成本高、种子纯度难以达到100%的缺陷,他们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发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材料,在国际上首次建立起显性雄性不育制种技术体系,实现了甘蓝杂交制种由自交不亲和系到雄性不育系的重要变革,并利用该体系育成了第四代甘蓝品种“中甘21”等,在早熟性、品质、产量以及抗逆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引进的国外品种,201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如今,在方智远的办公室,还有3000余份甘蓝种质材料被裹成小包密封保存在十几个玻璃干燥器中。这些是他和团队50多年研究积累下来的心血,也是我国蔬菜育种的宝贵财富。由这些材料杂交而成的我国甘蓝优质新品种,当前正沿着“一带一路”,出口到甘蓝起源地国家。

  四代品种的育成,正是源于方智远对甘蓝的热爱、对育种事业的执着。他在日记中写道:“在科学道路上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向上攀登,不畏劳苦、不畏险阻的人,才有希望攀登到顶点。”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