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2遴选三农知识】老百姓菜篮子的守护者(3)

未知 | 2022-03-03 14:12

收藏

文章页

  【2022遴选三农知识】老百姓菜篮子的守护者(3)

  心中有大爱,以服务“三农”为己任

  方智远成长于农村,深知“人误田一时,田误人一年”的道理。在他的办公室,衣架上长年挂着一顶草帽、一件雨衣,供随时下地用。他深深理解农民的艰辛和劳苦,对农民怀有浓厚感情。

  “要让农民得实惠,种子不应该卖得太贵”,“搞育种的就是要看你的品种受不受农民欢迎,能推广多大面积,能为农村为产业发展作多少贡献,能让农民得到多少实惠。”这是方智远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退休后的方智远退而不休。在妻子章振民看来,他一天三班倒,上午上班,下午上班,白天看的写的晚上还要拿到家里来;一年最多休息一到两天—大年初一到初二,初三又去上班。妻子无奈地说:“之前不听我的劝累倒了,好了之后就又下地,真的太‘固执’了。”

  虽已年过八旬,还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可方智远就是不愿放下心爱的甘蓝育种。为了让老百姓菜篮子装满中国的蔬菜,他带领育种团队辛勤耕耘,在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青年才俊。

  他每天坚持上班,不是去外地出差,就是和团队一起调查选种。不能久站,他就带着板凳下地,站一会儿,再坐一会儿。

  为了让农民尽快掌握最新技术,他和团队开办培训班,手把手教农民,使甘蓝新品种推广到全国各地。他说:“农民是最辛苦的,科研人员必须要为农民多做点事。”

  内蒙古乌兰察布原是贫困地区,寒凉的自然环境是农业发展的短板。在方智远院士工作站的支持下,现在冷凉蔬菜不仅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还让当地成为全国三大冷凉蔬菜基地之一,每年种植甘蓝等蔬菜60万亩以上,销往20多个省、区、市,还出口俄罗斯等国家。

  河南济源王屋山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方智远带领团队以愚公移山精神扎根当地20年,与当地企业合作大力发展杂交制种产业,使济源成为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制种基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