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军队文职考试知识点: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知识点3】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1.概念和调整对象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平等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2.民法的基本原则
平等原则 |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
自愿原则 |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
公平原则 |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
诚实信用原则 |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
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 |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绿色原则 |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
【典型例题】
(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
【答案】B。解析: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故本题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