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备考技巧

2024下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中学生发展心理

未知 | 2024-08-02 15:09

收藏

文章页

  2024下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心理

  一、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2.认知发展四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①开始出现感觉和动作的分化。②儿童的思维开始萌芽。③儿童大约在9—12个月获得“客体永久性”(物体恒存)。

  (2)前运算阶段(2—7岁)

  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②思维具有刻板性;③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④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⑤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⑥泛灵论。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①具体逻辑思维。②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③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④去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

  ①思维以命题的方式进行,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②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③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④思维具有可逆性和补偿性;⑤思维具有灵活性。

  (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茨基提出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个是“最近发展区”思想;一个是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一个是关于学习最佳期限问题。

  二、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

  (二)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

  (三)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三、中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第二节 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心理

  一、情绪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从情绪状态的角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持续时间较长。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下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二)情感的分类

  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四、情绪理论☆☆☆

  五、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一)情绪情感更加丰富

  (二)情绪的强烈性

  (三)情绪不够稳定

  (四)情绪的易激动性(又称易感性)

  (五)情绪两极性明显

  (六)情感的开放性与掩饰性相交织

  (七)逆反性

  六、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

  七、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

  第三节 中学生意志发展心理

  一、意志概述☆☆

  二、意志行动的过程☆☆☆☆

  (一)准备阶段

  1.动机斗争

  (1)双趋冲突指一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标但又不能兼得时产生的内心冲突。(2)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3)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指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不能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回避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

  2.确定目标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订行动计划

  (二)执行决定阶段

  三、意志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的品质

  (二)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