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试题资料

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试题资料

2025年教师资格笔试每日一练(2月2日)

未知 | 2025-02-05 15:28

收藏

文章页

  1.下列著作中,由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的是( )。

  A.《教育论》

  B.《理想国》

  C.《教育漫话》

  D.《雄辩术原理》

  2.首次将“课程”一词作为教育学的专门术语来用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柏拉图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于( )。

  A.《论语》

  B.《学记》

  C.《大学》

  D.《孟子》

  4.以下不属于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的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C.文字的产生

  D.教育制度的建立

  5.小学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分类依据是( )。

  A.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B.课程设置的要求

  C.课程内容固有的属性

  D.课程管理的层次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昆体良的代表作。昆体良是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D项正确。A项:《教育论》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斯宾塞的代表作。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教育漫话》是英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词源。斯宾塞首先将课程用于教育科学领域,此后“课程”一词就成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故本题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于《论语》,故选A。BCD项:合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A。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主要有:(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属于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教育制度的建立必须是产生学校之后才能建立,不属于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故本题选D。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的类型。A选项,按照课程的综合程度(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B选项,根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课程设置的要求),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选项,按照课程的设计方式(内容的固有属性),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D选项,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的不同(课程管理的层次),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题干考查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分类依据,A选项符合题干。故本题选A。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