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社会工作者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0419】
二、多选题
6. 最近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火出了圈。在这里,不仅能从壁画中感受北朝时期贵族奢华洒脱、鲜衣怒马的生活,还能结合数字VR、动画长卷、人机互动等多种方式重新认识文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依托北齐徐显秀墓原址而建,是全国首座建设于壁画墓葬原址上的专题博物馆
B.壁画使用的红色颜料中含有铁红(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铅丹(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铅)和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等,该红色颜料属于化合物
C.北齐时期丝绸之路达到鼎盛
D.太原古称“晋阳”,是北齐王朝的别都
【答案】A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地理及历史知识。
第二步,A项: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是依托 “2002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之一的北齐徐显秀墓原址而建,并且凭借其开创性的建设模式,成为全国首座建设于壁画墓葬原址上的专题博物馆。A项正确。
B项:壁画使用的红色颜料由铁红、铅丹、朱砂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各自独立存在,不符合化合物的定义,应属于混合物。B项错误。
C项:丝绸之路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C项错误。
D项:太原古称“晋阳”,在北齐时期作为别都,承担着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功能,在北齐王朝有着重要地位。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D选项。
7. 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四种纪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是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春秋战国时期多用这种纪年方法
B.年号纪年法,秦始皇之后开始有年号,之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C.干支纪年法,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顺序相配,每六十年为一个周期
D.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中古代纪年法知识。
第二步,A项: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在春秋战国那个诸侯割据、各国相对独立的时代,政治格局复杂,缺乏统一的纪年标准。各国为方便记录本国历史事件与时间顺序,多采用这种依据本国君主在位情况的纪年方式。像鲁国以鲁隐公元年、鲁桓公二年等依次记录,能清晰呈现鲁国历史发展脉络,在当时的各国历史记载中广泛应用。A项正确。
B项:秦始皇时期并未有年号。真正开启年号纪年先河的是汉武帝,他首创年号“建元”。此后,新皇帝即位大多会更改年号并以此纪年。B项错误。
C项:干支纪年法是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顺序进行组合。从“甲”与“子”开始,形成“甲子”,接着是“乙丑”等依次类推。由于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 ,所以每六十年就会完成一轮完整的组合循环,形成一个周期。这种纪年法在古代的天文、历法、农事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能帮助人们准确记录时间、推算节气变化,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C项正确。
D项:年号干支兼用法遵循皇帝年号在前、干支在后的顺序。比如“乾隆甲子年”,“乾隆”明确了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甲子”则通过干支纪年精确到具体年份。这种方法结合了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的优点,既突出了所属皇帝的统治阶段,又利用干支纪年的周期性准确标识年份,方便历史研究和记录。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CD选项。
8. 下列朝代中,属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的是:
A.秦朝
B.罗马帝国
C.隋朝
D.晋国
【答案】A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知识。
第二步,A项:秦朝(公元前 221 - 公元前 207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嬴政先后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了秦朝。A项正确。
B项:罗马帝国(公元前 27 年 - 公元 1453 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它不属于中国历史朝代范畴,是西方历史上重要的帝国。B项错误。
C项:隋朝(公元 581 - 公元 618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 300 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杨坚篡周建隋后,南下灭陈,实现统一。C项正确。
D项:在中国历史上,“晋国” 有两种情况。一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晋国,它是周朝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统一的朝代。晋国在春秋时期是一个强国,在晋文公重耳时期达到鼎盛,称霸中原。二是司马氏家族建立的西晋(公元 265 - 公元 317 年)和东晋(公元 317 - 公元 420 年),西晋是短暂统一了全国的朝代,东晋则是偏安江南的政权。如果单说 “晋国” 这个表述比较模糊,需要明确是哪种情况。因此,严格来说,晋国并不符合题目中“朝代”的定义。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C选项。
三、判断题
9.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从元谋人开始,中国大地上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他们生活在距今约 170 万年前。当时的人们使用简单的打制石器,过着群居生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这是原始社会早期阶段的典型特征。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本身,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被迫从事各种繁重的劳动。商朝和西周时期,奴隶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如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标志着封建社会的逐步确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不断发展演变。直到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古代史结束。
因此,本题正确。
10. 光武中兴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知识。
第二步,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刘秀在建立东汉政权之后,面临诸多问题,他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来构建治世。在政治治理方面,刘秀强化中央集权,他削弱三公权力,加强尚书台权力,使得决策权力更加集中于皇帝手中。在官吏管理上,他极为重视吏治,使得官场风气较为清正廉洁,行政效率得以提高。经济领域中,刘秀推行度田令,这一举措旨在重新丈量土地、清查人口,目的在于抑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土地的合理分配有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农民能够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进而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为国家的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在文化建设方面,刘秀大力推崇儒学,培养众多儒学人才,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这有助于在社会上形成统一的价值观,稳定社会秩序,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军事上,刘秀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逐步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最终实现全国的统一。在这些措施的综合作用下,东汉初期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并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百姓的生活相对安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这一时期被称为光武中兴。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光武中兴是东汉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光武”是刘秀的谥号,“中兴”体现出东汉在经历了之前的动荡后重新走向兴盛。这一时期的诸多政策措施,如政治上的集权措施,为后世君主在加强统治方面提供了范例;经济上的土地政策对土地分配和农业发展的影响深远;文化上对儒学的推崇进一步巩固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主导地位。这些方面都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