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三支一扶考试:每日一练(3.20)
法律常识试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是() 。
A.概括性 B.规范性
C.抽象性 D.国家强制性
2. 下列有关法的起源与发展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有社会,即有法律
B.在原始社会,习惯、道德和宗教规则往往是三位一体的
C.氏族习惯是通过制定的方式产生的
D.最早的法律是成文法
3. 以下适用《行政许可法》的情形是() 。
A.企业登记机关对其企业设立的审查登记
B.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的人事审批
C.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的财务审批
D.行政机关对其直属事业单位的外事审批
4. 社会主义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其核心是() 。
A. 代表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律和法律制度
B.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正确制定或认可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
执法原则
C. 依法治国
D. 上升为统治阶级的意志,经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 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的关系是() 。
A. 法律条文由法律规范体现出来
B. 一个法律规范就等于一个法律条文
C. 一个法律规范不能包括在几个法律条文中
D. 一个法律条文可以包括几个法律规范在内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D[解析]社会规范指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定并明确施行的,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宗教规范等。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这种特殊性,就在于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因此法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具有国家强制性,这也正是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
2. B[解析] 法的产生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与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分不开的,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因此,在阶级和国家产生之前的社会中不存在法律,故 A项错误。氏族习惯是氏族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经过长期不断重复和积累而形成的共同信奉的行为标准和生活惯例,具有自发性,故 C项错误。法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演变为习惯法,再发展为成文法的长期过程,因此最早的法律是习惯法。它由人们口头相传而不具有文字形式,故 D项错误。B项表述正确,应选。
3. A[解析] 《行政许可法》第 3条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故 B、C、D三项均不正确。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故 A项正确。
4. C[解析]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践证明,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5. D[解析] 由于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此二者不可能一一对应,法律条文在表现法律规范时往往不是显示其全部。同样,同一法律规范也有可能存在于几个法律条文中,甚至在几个法律部门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