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2021遴选三农知识】产业扶对头 致富有劲头(1)

未知 | 2021-09-29 14:24

收藏

文章页

  【2021遴选三农知识】产业扶对头 致富有劲头(1)

  脱贫致富,根本靠产业。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踏梯村,地处武陵山区,过去村民种辣椒、种柑橘,但小打小闹,没形成产业。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落户山区,踏梯村的产业发展走上快车道,人均发展产业1.2亩,年总产值近1000万元。“人人有致富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如今的踏梯村告别了贫困,阔步迈向乡村振兴。

  修水池,通道路,产业发展基础强起来

  踏梯村山多地少,缺水是个大问题。过去,村民从山底的沟里取水上山,壮劳力一天也只能挑上10担。可村里的柑橘大多种在山腰上,夏天果实成长期,供水不足,火辣辣的太阳一晒,晒蔫了树,晒软了果,既影响果实产量,也影响果实品相。

  “基础设施跟不上,是村里发展产业的瓶颈。”村党总支书记张发标说,不仅是缺水,山间地头路也不通,一担果子从果园挑到路边,人工成本要20元,柑橘产业发展难。

  基础不牢,产业难兴。湘西州政府办公室派驻村里的第一书记朱红威还记得,2017年他们扶贫工作队入驻踏梯村,经过调研决定:从基础设施入手,先解决村里的水和路问题。

  申报农村道路建设、农田改造、河防工程、水毁农田修复等一系列项目,踏梯村新修了180多口防旱池,3年新建了13公里的通组路,沿河沿沟都垒起了防洪石墙。

  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每一个项目,扶贫工作队都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比如说修路,既选择易于建设的路线,又遵从群众受益原则,连接更多村民的种植基地,用一条路带动一片产业。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