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遴选议论文写作】走向民主反面:西方党争民主弊病剖析(2)
主导力量上资本至上,缺乏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背后是奴役,平等的背后是阶级特权,人权的背后是资本的财产权。在西方党争民主中,一人一票看似自由平等,但实际上却被资本力量所宰制,转化为“一美元一票”,所谓人民民主实质上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所说,是“1%所有,1%统治,1%享用”。
组织竞选和进行游说都需要大量金钱,为了在竞选中获胜,政党与“金主”结成“权钱共同体”。政党主要通过各种媒体和铺天盖地的广告为自己造势,政党、利益集团和媒体结成铁三角,竞争性选举沦为“富人的游戏”。美国最高法院于2010年、2014年裁决取消了对政治献金限制,认为“如何花钱是言论自由的延伸”。此门一开,权钱交易以完全合法的形式普遍存在,金钱以“言论自由”的名义肆无忌惮地摧毁选举的人民性和公正性。上台后,政客们自然对“金主”投桃报李,或制定政策法律维护和保障“金主”利益,或直接将公共资源即政府岗位回馈给在竞选中出钱出力的人。
资本不仅可以左右政党,还可以操控民意。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指出:在我们的体制中产生了强大的利益集团,它们能阻拦我们进行实质的必要的改革,甚至连公众都被调唆起来扼杀符合自己利益的变革。为什么“连公众都被调唆起来扼杀符合自己利益的变革”?因为在“钱袋民主”中,人民常常被政客、媒体、利益集团蒙骗、误导,资本收买的专家、律师、智囊团也会以“客观、专业、中立的立场”对民众进行听起来“合情合理”的欺骗。正如有西方学者所指出的,政治领域的情形一如商品市场,我们作为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一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作为公民的我们却几乎无法进入这一领域。
党争民主产生的政府是为资本服务的。引发金融危机的资本家们不仅不被问责和追究,政府还要用纳税人的钱帮其渡过难关;而受金融危机冲击丢掉工作的民众却得不到多少帮助。斯蒂格里茨提供的数据表明:从1974年至2014年的40年中,扣除物价因素,占全美人口90%的人民大众的平均收入几乎没有增长,而占人口1%富豪的平均收入却在飙升。枪支管控、全民医保、提高最低工资、提供教育就业机会等最基本最迫切的民生诉求无法得到满足,贫富分化愈演愈烈并呈代际积累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