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遴选议论文写作】走向民主反面:西方党争民主弊病剖析(3)
政治体制上否决点过多,缺乏责任性
党争民主中以政党竞争、两院制、三权分立等为要素的政治体制,表面上看是为了制约权力、防止腐败,但也给轮流坐庄推卸责任、利益集团操控公权力和分权制约的不作为提供制度温床。
轮流坐庄不仅造成持续治理熔断,还为逃避责任和回避矛盾提供了制度渠道。对于国家治理而言,重大公共事务如教育、医疗、环境、安全、财政改革等需要持之以恒推进。西式党争民主通过竞选轮流执政,“一届对着一届干”,以否定前任的方式树立自我权威,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政治体制中的责任机制也在党争轮替中被虚化。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在美国谈论责任追究时,经常会出现一种怪象:在你责怪民主党的时候,执政的是共和党,在你责怪共和党的时候,执政的是民主党。竞争性选举被认为是西式民主纠正政府错误的主要途径,但实际上责任自动豁免或者隔代转移的制度违背了治理常识,反而会造成矛盾问题深层次积累。
政治体制对利益集团具有开放性,公权力成为资本的附庸。利益集团与党争民主相伴而生,为党争民主提供生存养料。在少数“巨无霸”型利益集团统摄下,“多元化的利益集团能够促成公共利益的达成”只能是合理化想象。大利益集团能够影响政策制度、财政预算和司法程序,甚至可以利用程序阻止不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法律出台或者在某项法条中塞入“私货”。于是,“程序民主”异化为大利益集团和政客之间寻租交易的制度渠道,政商精英满口“平等自由”,实际上却在利用公共资源享受特权。牛津大学教授斯泰恩·林根的分析直击要害:“美国的‘社会不平等’与‘政府不作为’是那样的密不可分。”“社会不平等”与“政府不作为”是美国政治顽疾的一体两面,无论党争民主如何包装,本质上都是“反民主”的,根源在于大利益集团以组织化的形式榨取和篡夺国家权力。
过度分权导致结构性失衡,无法进行负责任的集体行动。政治制度重要功能之一是能够形成决策共识、推动集体行动。美国的三权分立自诩为民主典范,但在实际运行中却因否决点过多破坏了集体行动的基础,形成否决政治。在美国政体结构中,两大政党、立法和司法机构都可以制约政府,常出现由立法、司法部门解决行政事务而政府运作缺乏连贯性和效率低下的局面。立法机构分成势均力敌的参众两院,很多时候每一院由不同的政党所掌控,两党议员和总统纷争不止。政治司法化与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相互加强,法院时常成为扩大政府职能的替代性工具。美国政治学家福山指出,美国政府的瘫痪是政党的两极化和权力的极度分散导致的结果。这种旨在防止当政者权力过于集中的制度,变成了一种谁都没有足够的权威,无法集中权力做出决策并承担责任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