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教师资格证考试 > 备考技巧

2022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未知 | 2022-07-29 15:40

收藏

文章页

  2022教师资格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0

  考点一:观察法(最基本的方法)

含义 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
分类【重点客观题】 时间 长期观察与定期观察
范围 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
观察者的参与性 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规模 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
优点 简便易行,资料较客观,可靠
缺点 难以做到绝对客观化,不适用于大样本研究

  考点二:谈话法

含义 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被研究者对某个人、某件事情、某种行为或现象的看法和态度
分类【重点客观题】 研究者对谈话结构的控制程度 结构型、无结构型与半结构型谈话
谈话对象范围 为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
谈话次数 一次性谈话和多次谈话
研究者与谈话对象的接触方式 直接谈话和间接谈话
优点 灵活性强
缺点 比较费时,极易产生偏差

  考点三:作品分析法(活动产品分析法)【重点客观题】

含义 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特点 (1)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 (2)按科学程序分析,具有系统性; (3)受研究者自身的“倾向性”影响,作品分析的视角和结果具有多样性

  考点四:实验法

含义 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或模拟的特定条件下,排除各种干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分类【重点客观题】 场地的不同 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

  试题

  1.学习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2.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3.为了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王老师深入幼儿所在的班级,详细记录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

  A.访谈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4.“观察者纯粹扮演观察者的角色,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的观察法”称为( )。

  A.非参与观察法 B.参与观察法

  C.直接观察法 D.间接观察法

  5.作品分析法又称为( )。

  A.活动产品分析法 B.手工分析法

  C.画画分析法 D.艺术分析法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运用观察法了解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观察法是学习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故本题选C。

  2.【答案】D

  【解析】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有效经验,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在对作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作品背后隐藏的研究对象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研究对象的作品很多,如作业、日记、作文、笔记、绘画作品、考试试卷、工艺制品等。故本题选D。

  3.【答案】C

  【解析】运用观察法了解儿童,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参与性观察即观察者在不暴露自己的研究者身份的前提下,不同程度地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中,从内部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和活动过程。非参与性观察即观察者作为一个旁观者不介入研究对象的活动,以局外人的身份从外部观察研究对象,不干预其活动的发展与变化。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作品分析法又称为活动产品分析法。故本题选A。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