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三支一扶考试 > 备考技巧

2023三支一扶基础知识:公务文书概述

未知 | 2023-02-06 15:43

收藏

文章页
2023三支一扶基础知识:公务文书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狭义的公文:单指党政机关公文。

  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2012年《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首次统一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公文处理规范标准。

  二、公文的特点

  1.有法定的作者:是指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利和负担一定的任务、义务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

  2.有法定的权威:公文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政策性,并且有固定的权威。

  3.有特定的效用:公文可以用来进行指导、约束、说明等。

  4.有规范的体式:公文写作具有严格的规定性,公文的种类、名称、格式、办理程序都有严格规定。

  5.有固定处理程序:公文的制发经过起草、核稿、签发等程序,公文的签收有登记、分办、批办、承办、催办等。

  三、公文的作用

  1.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发给下级机关的公文,都具有领导和指导作用,上级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决定和规定等公文,必然要对下属机关产生领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通过公文发布的一些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等,同样对所辖成员起着规范和准绳作用。

  3.宣传和教育作用:公文在传达某一方针政策,规定人们应该怎么做的同时,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这就增强了它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4.联系知照作用:机关之间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公文进行联系、协调的,许多具体问题也是因此而得到及时处理的,还有许多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资料也是这样获得的,因此公文在保证各机关正常而有秩序地开展工作上,起着极大的作用。

  5.依据和凭证作用:各种公文都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意图,都具有法定的效力,受文机关则以此作为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依据,公文不仅仅传达了发文机关的意图,同时也是证实这一意图的最好凭证。

  6.档案和史料作用:公文是党政机关和单位公务活动的历史记录。若干年后,虽然功能本身已经失去了时效性和约束力,但经过整理、立卷,归入档案,就会成为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可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研究工作、解决问题时参考使用。除此以外,公文档案还是专家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