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是河南省第一高峰。每年的清明过后,春暖花开,山上的积雪融化,小溪潺潺,鸟语花香,到处都是一派生机,此时是登该峰的最好时机。
A.老鸦岔
B.白石山
C.东英峰
D.芒场山
2.(单选题)历史文化古迹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辉煌与变迁。长城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之一,它绵延万里,宛如巨龙横卧在华夏大地。长城始建于古代,历经多个朝代的修建和完善,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那么,长城最早开始修建于:
A.秦朝
B.汉朝
C.春秋战国时期
D.明朝
3.(单选题)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下列我国城市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海口市
B.眉山市
C.开封市
D.南昌市
4.(单选题)国有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其中不包括:
A.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
B.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归企业支配
C.以工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
D.以合作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
5.(单选题)曹某购买了一家国内上市公司的股票,并在该公司发布年度财报后获得了股息收入。该笔收入属于:
A.经营性收入
B.劳动性收入
C.转移性收入
D.财产性收入
1.【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省况知识。
第二步,A项:老鸦岔位于河南省灵宝市故县镇境内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约2413.8米,是河南省第一高峰。从组成部分来看,它是小秦岭地区的一部分,而小秦岭属于秦岭山脉东延部分。其主要特征是海拔在河南省内最高,春季时山上积雪融化、小溪潺潺、鸟语花香。形成原因与地质构造相关,是板块运动、地壳抬升等地质作用的结果。在全国范围内,虽然比不上西部众多高山,但在河南省内处于海拔最高的地位。所以A项正确。
B项: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城南15公里,地理位置在河北省,与河南省毫无关系,所以B项错误。
C项:没有名为“东英峰”的山峰,此项为干扰项,所以C项错误。
D项:芒场山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地理位置在广西,不在河南省境内,所以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选项。
2.【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建筑工程知识。
第二步,A项:秦朝在历史上对长城有大规模的修筑行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各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修缮扩建。但这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已有的长城基础之上的,所以秦朝不是最早开始修建长城的时期,A项错误。
B项:汉朝对长城的修筑也是基于秦朝长城的基础上。汉朝时期,为了巩固边疆防御,抵御匈奴等游牧民族的入侵,在西北边疆地区如甘肃、新疆等地对长城进行延伸和加固。但汉朝的修筑是在长城已经有一定基础之后,并非最早开始修建长城的朝代,B项错误。
C项: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政治格局是诸侯割据,各国纷争不断。在地理位置方面,北方的诸侯国如齐国,其领土大致在现今山东一带,齐国修筑的长城部分位于山东北部边境地区;燕国的疆域包含今河北北部、辽宁等地,燕国的长城就分布在其北部边境,用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赵国的领土包括今内蒙古南部、河北西部等地,赵国也在其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各国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军事防御,一是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掠夺,二是在诸侯争霸的局势下互相防御。这个时期长城的主要特征是比较分散,各个诸侯国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能力进行修筑,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规模大小也不一样,不过这些分散的长城为后来长城的大规模修建奠定了基础,所以长城最早开始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C项正确。
D项:明朝的长城在建筑工程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其地理位置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万里。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同样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等游牧民族的入侵。明朝长城的主要特征是工程浩大、建筑坚固、防御体系完善,有众多著名关隘。然而,明朝是在之前朝代长城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修建和完善的,不是最早开始修建长城的时期,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长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伟大杰作,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从地理位置上看,它贯穿中国北方多个地区,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如山脉、沙漠等。从建造时间来说,历经春秋战国、秦、汉、明等多个朝代,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状况。其主要特征除了城墙本身,还有烽火台、城堡等配套设施,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建造目的始终围绕军事防御,保护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同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等,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象征。
3.【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气候知识。
第二步,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的降水,所以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候寒冷干燥。这种气候四季分明。
A项:海口位于我国南部的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主要是因为它所处的纬度位置较低,受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气团的交替控制,与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大不相同。A项错误。
B项: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这是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受季风环流和盆地地形的共同影响,冬季气温相对温和,不符合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B项错误。
C项:开封地处我国河南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符合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位置。它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比较分明。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冷气流控制,比较寒冷干燥。C项正确。
D项:南昌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的特征不相符。主要是因为它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同时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水汽条件使得冬季气温不会像温带季风气候区那样寒冷。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C选项。
4.【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与物质生产直接联系的各阶级、阶层及其成员之间进行的分配。国有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三个部分包括:一是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国家通过税收等财政手段获取资金用于公共事务等诸多方面,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二是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归企业支配,这部分资金可以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技术创新等内部事务。三是以工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这体现了劳动者的报酬获取。ABC项正确,排除。
在国有企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没有 “以合作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 这一说法,D项错误。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D选项。
5.【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A项:经营性收入是指纳税人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比如企业从事产品生产、销售等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曹某单纯购买股票获得股息,并非自身开展经营业务,所以A项错误。
B项: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报酬,像工资、奖金、津贴等,是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的所得。曹某没有付出此类劳动以换取这笔收入,所以B项错误。
C项:转移性收入通常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例如养老金、社会救济金等。曹某的股票股息显然不属于这类转移性资金,所以C项错误。
D项: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包括利息、股息、红利,以及通过出租房屋等财产获得的租金等。曹某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凭借对股票这一财产的持有,在公司盈利分红时获得股息,属于典型的财产性收入,D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D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