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试题资料

首页 > 事业单位考试 > 试题资料

2025年山东事业单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每日一练【0214】

未知 | 2025-02-17 15:09

收藏

文章页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或者作 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但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可能构成包庇罪的是:

  A李某与黄某等人商定,由黄某等人抢劫金店,由李某负责藏匿抢劫所得赃物。黄某等人抢劫得手后,李某将赃物藏于自家的仓库内

  B张某盗窃了博物馆的一幅名画,将其藏于床下,被母亲发现,母亲询问张某,得知为 盗窃所得,遂将该幅名画烧毁

  C赵某被王某绑架,公安机关迅速侦破此案并成功解救赵某。后赵某接受王某亲属 20万元,推翻了之前对王某不利的陈述,谎称是自愿和王某走的

  D侯某是涉嫌杀人罪的犯罪嫌疑人于某的辩护律师,为获得高额的代理费用,侯某伪造 了大量证据,成功帮助于某脱罪

  【答案】C

  【正确率】31%

  【知识点】判断推理*定义判断*单定义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明知是犯罪的人;

  ②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③但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第三步,辨析选项。

  A 项:李某和黄某在抢劫之前是经过商量的,属于共同犯罪,不符合定义;

  B 项:张某母亲将盗窃的名画烧毁,不属于“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不符合定义;

  C 项:赵某推翻原有陈述,谎称是自愿行为,属于“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符合定义;

  D 项:侯某伪造大量证据,帮助于某脱罪,不属于“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而是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 C 选项。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