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再到生态旅游,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
①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②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
③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④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反复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②项: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题干中,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认识也发生变化,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再到生态旅游体现出认识的发展过程。②项表述正确,当选。
④项: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一次上升性循环过程往往难以达到科学性的认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和客观的种种限制。如受到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受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发展水平的限制,受人们主观认识条件的限制等,所以需要多次的反复实践和反复认识,才能达到对一个事物的科学的认识。题干中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加深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④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①项:真理属于认识,它是在由实践对已有的认识进行检验后得出的结果。而 认识又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循环的过程,当实践随着物质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时,认识也要不 断接受实践的检验。真理是通过实践检验的认识,当认识没能通过检验时以前的真理就变成 了谬论,也就是说真理与谬论是相对存在的,有真理就一定有谬论。而这二者的产生也表明 了认识是在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真理在发展中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否定自己, 时刻以实践检验为准。①项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排除。
③项:真理是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③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题干中体现不出这一点。③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