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遴选政策理论】民主的“亚里士多德定律”(3)
“和文化”孕育的是协商政治,协商政治则保障了文化的和合性
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党之所以一以贯之地秉承了协商民主原则,根本原因就在于协商政治根植于中华文明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古代,各个层面的政治都有协商性制度安排。在上层,廷议制度和言官制度不但在决策过程中集思广益,也制约着皇权,被海外中国研究学者认为是协商政治;在中层,有专门议政的学校和书院制度;在基层,祠堂就是家族公议之所在。可以认为,协商政治不但是一套正式的制度安排,也是一套非正式制度意义上的行为机制,是内嵌于中国历史的一种最古老、最持久的政治传统。
这种源远流长的协商政治传统,并非无源之水,是“和文化”的政治实现。在世界观宇宙观上,不同于西方的二元对立,中国一开始就讲“和实万物,同则不继”,讲不同事物冲突融合而和合而产生万物,金木水火土五行说,水火不容,但五行可以杂合起来成为万物。在价值观上,“和为贵”,这是中国人评价事物的根本价值取向。在道德观上,追求上下、左右都比较和谐。“和”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理念和文化实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内涵。
文化是政治的土壤,是政治成功的根本原因;反之,政治则是文化的实现形式并延续文化的生命力。“和文化”孕育的是协商政治,协商政治则保障了文化的和合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