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多选题)中国四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关中平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A.四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平原为东北平原
B.四大平原中人口最多的平原为关中平原
C.古人所言的“八百里秦川”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
7.(多选题)世情小说是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一种,它是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的一类小说。下列小说中,不属于世情小说的有:
A.《新列国志》
B.《金瓶梅》
C.《杨家府演义》
D.《三侠五义》
8.(多选题)关于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超过法定期限
B.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C.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D.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9.(判断题)贾岛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 )
A.正确
B.错误
10.(判断题)戴某将自己的羽绒服送去干洗店干洗,羽绒服干洗后,戴某以羽绒服没洗干净为由拒付干洗费,那么该干洗店可以对羽绒服行使抵押权。( )
A.正确
B.错误
6.【答案】A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A项:东北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它位于中国东北部,地跨黑、吉、辽和内蒙古四个省区。东北平原南北长约 1000 多公里,东西宽约 400 公里,面积达 35 万平方千米。其组成部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土地都非常辽阔。广阔的面积使得东北平原能够容纳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种植玉米、大豆等大量农作物,所以 A 项正确。
B项:华北平原是人口最多的平原。华北平原面积约 30 万平方千米,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等部分地区。这里城市密集,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重要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天津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还有众多如石家庄、济南、郑州等大城市。这些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人口众多,而且华北平原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村人口也相当密集。而关中平原主要位于陕西中部,虽然也是重要的农业区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但面积相对较小(约 3.4 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远不及华北平原,所以 B 项错误。
C项:“八百里秦川” 指的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南倚秦岭,北界北山,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东西长约 360 公里,约合古代的八百里。渭河从中穿过,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陕西最富足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农业产区和王朝建都之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位于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范围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和 “八百里秦川” 所描述的区域完全不同,所以 C 项错误。
D项: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河流,它携带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淮河和海河也为平原的形成贡献了力量,它们的泥沙淤积以及河水泛滥等过程,不断拓宽和加厚平原的土层。滦河虽然水量相对较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华北平原部分区域的塑造,所以 D 项正确。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D选项。
7.【答案】AC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新列国志》属于历史演义小说。历史演义小说是依据历史史实,以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背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演绎创作的小说类型。它的重点在于展现历史的发展脉络、重大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等。而世情小说着重于描绘社会中的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等生活百态。《新列国志》主要讲述列国纷争的历史故事,与世情小说的特点大相径庭。所以A项不属于世情小说,A项当选。
B项:《金瓶梅》是世情小说的典型代表。世情小说以细致入微地刻画社会中的人情世态为主要任务,《金瓶梅》以西门庆家庭为核心,全面而深入地描绘了明代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从官场的黑暗、市井的喧嚣到家庭内部的复杂关系等,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的特点。所以B项属于世情小说,B项排除。
C项:《杨家府演义》属于英雄传奇小说。英雄传奇小说侧重于塑造英雄人物,以英雄人物的传奇经历、英勇事迹以及他们所展现出的英雄品质为核心内容。与世情小说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百态、人情世故完全不同。《杨家府演义》主要讲述杨家将的英雄故事,所以C项不属于世情小说,C项当选。
D项:《三侠五义》属于侠义公案小说。侠义公案小说围绕着侠客的侠义行为和公案的侦破展开情节,重点在于展现侠义精神和案件的曲折离奇。这与世情小说以摹写人情世态为主要特点有着本质区别。所以D项不属于世情小说,D项当选。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
世情小说在中国古典白话小说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定义为以摹写社会中的人情世故、悲欢离合为主要创作方向的小说类型。从出处来看,它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而逐渐形成。世情小说没有特定的单一作者,是众多文人创作的成果。从时间上看,在明清时期达到了较为繁荣的阶段。其主要思想是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人性、社会风俗、家庭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主要特征除了上述提到的摹写人情世态,还包括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描写,语言较为通俗直白等。形成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他们渴望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自己的生活写照。其主要目的是反映社会现实,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在活动方式上,通过文字描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研究当时社会文化提供了丰富素材。
8.【答案】AB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强制知识。
第二步,A项:根据2012年版《行政强制法》第二十条,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超过法定期限。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已经达到或者条件已经消失,应当立即解除。这是为了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无限期限制公民人身自由。A项正确。
B项:依据2012年版《行政强制法》第十六条,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这体现了行政强制措施的合理性原则,避免对轻微违法行为过度使用强制措施。B项正确。
C项:按照2012年版《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这有助于保证行政强制措施实施过程的合法性、公正性以及相互监督。C项正确。
D项:根据2012年版《行政强制法》第二十条,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具体时间要求是二十四小时,而不是四十八小时。D项错误。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ABC选项。
9.【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知识。
第二步,“郊寒岛瘦” 是苏轼对孟郊和贾岛诗歌风格的评价。“寒” 和 “瘦” 分别概括了孟郊和贾岛诗作的特点。
孟郊的诗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诗风清寒。例如他的《游子吟》,通过描绘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场景,表达了母子之间深沉的感情,但诗的整体氛围是比较质朴、清寒的。贾岛的诗注重字句锤炼,以苦吟著称,其诗的意境比较清瘦孤峭。如《寻隐者不遇》,诗中通过问答的形式,在简洁的语句中营造出一种清幽、高远的意境,诗的风格是简洁而瘦硬的。
因此,本题正确。
【拓展】
孟郊和贾岛都属于中唐时期的诗人,他们在作诗方面都有刻意苦吟的特点。他们对诗歌的遣词造句极为讲究,力求在诗歌中展现出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两人的生活经历也有相似之处,都经历了坎坷的仕途,生活比较困苦,这种经历也反映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使得他们的诗歌带有一种寒苦、瘦硬的风格,所以后人以 “郊寒岛瘦” 来形容他们诗的风格,他们在诗坛齐名也是因为这种相似的创作风格和诗歌境界。
10.【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七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权人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为留置财产。在本题中,戴某将羽绒服送去干洗店干洗,干洗店合法占有羽绒服,戴某拒付干洗费,干洗店作为债权人,其享有的是留置权而非抵押权。留置权的产生基于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债权人必须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其次,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最后,债权人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而抵押权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两者在权利的产生依据、性质以及行使方式上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在本题中,干洗店不能对羽绒服行使抵押权,只能行使留置权。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
具体来说,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其成立不需要双方当事人的特别约定,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即可自动产生;而抵押权则需要通过合同形式明确设立,并且通常需要进行登记以公示其效力。此外,留置权的行使范围仅限于债权人合法占有的动产,而抵押权则可以适用于不动产和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