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备考技巧

首页 > 军队文职考试 > 备考技巧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20 世纪文学3(汉语言文学)

未知 | 2020-04-03 16:22

收藏

文章页

  2020军队文职专业科目备考:20 世纪文学3(汉语言文学)

  三、现代主义文学

  1.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简言之,现代主义文学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反传统为号召,以非理性为追求,以孤独个体的心理活动为中心的基本特征。它把个体心灵活动当作文学表现的主要对象,或是根据个体心灵活动的特点来感受和把握世界,进而形成了非理性人本价值追求、形式化艺术实验语言”革新两种基本倾向,分别关注个体存在的非理性心灵活动本身,或心灵活动特点对文学形式与语言的意义。讨论现代主义文学,自然应当从多层次多角度展开。但这并不妨碍对于它的总体把握。

  现代主义文学复杂多样,根源即在于个体心理对丰富多彩诡谲多变的生活世界的多样化的感受和体验。立足于五光十色争奇斗妍的个性化艺术追求,面对活跃异常求新求变的个性化审美需要,现代主义把文学创造近乎无限的可能性转化为多姿多彩的文学成就。

  现代主义文学锐意出新,大胆实验,表现了强烈的先锋意识和激进的挑战姿态。它们观念有别,方法各异,或同时并存或频繁更替,或影响渗透或排斥对立,构成了一一个飞速发展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样化文学世界。它们的艺术探索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文学史上地位不等,甚至有故弄玄虚之嫌。但就全局而论,毕竟有助于扩大文学视野,积索文学经验,丰富人类感受和把握世界的方式,进而为文学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2.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的特点和主张

  一、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继而在20世纪20-40年代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它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过分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以至于走向过分抽象化,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的形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它跳出了个人情感的小圈子,努力表现社会的与时代的总体精神。在创作方法上,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象征发展到普遍象征,以揭示普遍的真理,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

  表现主义:20世纪初产生丁德国,后蔓延到欧美各国。善于透过事物的表象,展现内在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内在的灵魂;善于直接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生命冲动。它的流行,是对注重外在的客观事实描写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表现主义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其成员的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表现主义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

  未来主义:未来主义文学是20初期兴起于意大利的一个文学流派,是未来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未来主义是20世纪初从意大利流行到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否定传统文化,主张彻底抛弃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歌颂机械文明和都是混乱,赞美“速度美”和“力量”,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未来主义有明显的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但它的创新性试验却丰富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它否定现实主义和传统的小说,敌视一-切道德传统,认为它是平庸、仇恨的根源,而小说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宠儿,是因为它适应了读者要求合乎逻辑地反映生活的追求。它要打破这一切,追求“纯精神”自动反应,力图通过这种反应,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表达思维的实际功能。它不受理智的任何监督,不考虑任何美学上或道德方面的后果,将这思维记录下来。它强调潜意识和梦幻,提倡写“事物的巧合”,倡导“自动写作法”。

  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它不重视描慕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

  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由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的一个《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魔幻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指的是20世纪中期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发端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60年代后成为拉美小说创作的主流。它的兴起被称为”拉美文学的爆炸”。代表人物有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尔、墨西哥的鲁尔弗和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景来表达生活现实的一种创作方法。魔幻是途径,表现生活现实是目的。用魔幻的东西将现实隐去,展示给读者的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混合、主客观事物的空间失去界限的世界。艺术上则在现实描绘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奇迹、幻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出现于小说情节中,时序关系常被打乱,叙述富于跳跃性,有时场面带有象征色彩,显示出鲜明的地狱和民族特点。它堪称是“移植”和”寻根”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它既是对现实的深刻开掘,又是对历史的严肃反思;既有对本大陆传统文化的寻本探源,又有对欧美现代主义的广泛吸收。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的人是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真正成熟的标志是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本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魔幻现实主义形成热潮,以马尔克斯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为标志。

  未来主义.

  是现代西方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20世纪初兴起于意大利,创始人意大利的马利奈蒂1909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宣告诞生,次年又发表《未来主义文学宣言进一步宣布其主张。认为20世纪的飞速发展,使世界根本改观,机器与技术、速度与竞争成为时代主要特征,未来主义应具有现代感觉,歌颂进取性的运动和机器文明,赞美速度的美和力量。认为既往的文化都已腐朽,无法适应当今的时代,提出摒弃全部文化遗产,不满现存秩序。文学艺术的主题上: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集中表现运动中的物和人,通过动态来赞美运动感、力感和立体风格。艺术形式上:未来主义者主张彻底摒弃传统手法。

  达达主义.

  现代西方文艺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于瑞士,1915年来自罗马尼亚的法国诗人斯当·查拉为首的艺术小集体,在苏黎世的咖啡馆里以随手翻到的词语"达达"命名,即是指纯粹出于偶然,没有任何意义,什么也不是。对文化传统、现实生活、艺术规律采取极端反叛的态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青年一代中的一部分人的苦闷心理和寻找出路的状态。代表作家:布雷东、苏波等。

文章页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